受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研究组秘书组委托,我实验室为主承办的“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学科交叉专题研讨会”于2009年7月24-25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由我实验室的焦念志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谢树成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储雪蕾教授共同主持,25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同行专家出席了会议,12人做了主题发言。孙枢院士、殷鸿福院士和王铁冠院士出席了会议并对主题发言给予点评、对今后的学科交叉提出了建议。胡敦欣院士飞到北京但因雷暴天气航班折返,后通过电话给出了建议。
本次会议秉承战略研讨“头脑风暴”的风格,围绕“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 会议主题,聚焦“海洋碳库与地质事件及地球环境关系”,就下列议题展开了“学科交叉”、“将今论古”研讨:海洋“微型生物碳泵”与海洋碳库及其与地球环境的关系、不产氧光合作用(AAPB等)在地质历史时期上可能起的作用、病毒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海洋CaCO3形成的理化与生物协同机制;前寒武纪与寒武纪之交、P/T之交碳酸盐碳同位素负偏、全球性缺氧事件、微生物岩及其反映的气候环境、碳循环与硫循环、H2S、CO2与生物灭绝事件、海洋有机碳库及其形成机制、“雪球地球”与海洋碳库及生物泵长期作用等。与会者一致认为,解释地质事件需要现代过程研究提供机制方面的参考,而古环境变化对现代过程研究提供了参照系。海洋与陆地联合、生物与地质交叉,使我们对科学问题的认识深入到前所未有的层次。
这次跨学科研讨发言踊跃、讨论热烈;不同学科碰撞出火花,新思路不断涌现,充分展示了“头脑风暴”的效应,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展现了“学科交叉”研究的良好前景。会议提出从理论分析、Scenario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三个层次开展进一步学科交叉和联合研究的设想。直到会议结束,与会者仍然意犹未尽。会议决定:会后进一步小范围继续研讨,形成一个学科交叉的研讨平台,召开定期或不定期学术交流研讨会。会议确定下一次研讨会议题为:“微型生物地质过程与海洋C、S循环”。
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学科交叉专题研讨会
讲话、点评
主题报告
发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