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由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凌峰论坛第97讲“共话蓝碳科学与计量”在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翔安校区周隆泉楼召开。本期论坛由沈渊教授、陈鹭真教授、陈洪梅副教授共同发起,吸引了来自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以及德国亥姆霍兹海荣研究中心、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学者共30余人线上线下参与论坛交流。
沈渊教授主持论坛,向全体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蓝碳生态系统在海洋碳汇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蓝碳核算、定量、循环机制研究中存在的诸多挑战,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聚焦蓝碳科学的相关研究和讨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蓝碳科学的发展。
德国亥姆霍兹海荣研究中心的David Kaiser博士概述了蓝碳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缓解中的潜力,提出一个蓝碳生态系统数字孪生(BCE-DT)方案以期实现可靠、实用和准确的碳计量监测、报告和验证,并强调了科学和政策社区之间对话和合作的重要性。
沈渊教授介绍了中国若干典型海草床生态系统CO2的源汇格局、分析不同海草床区域海-气CO2通量与水体理化参数的昼夜和季节变化,探讨海草床对大气CO2吸收以及水体有机碳生产与横向输出的影响。
唐甜甜副教授探讨了红树林系统中有机碳的来源、组成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揭示了红树林和盐沼有机物质在珠江口和漳江口的输出和保存情况。
德国亥姆霍兹海荣研究中心的Bryce Van Dam博士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蓝碳生态系统钙化作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吸收的CO2,并探讨海-气CO2通量估算值对蓝碳计量准确性的影响。
朱旭东副教授指出红树林吸收的蓝碳的气候效益可能部分被CH4排放抵消,但这种抵消很少使用多年高频测量来评估,强调了夜间排放对红树林CH4收支的重要贡献,以及非同步通量变化在评估红树林气候效益中的重要性。
陈洪梅副教授介绍了实验室团队发起的Coastal-SOS项目,这是一个由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支持的区域计划。该项目旨在整合科学、管理和社会,支持海洋的可持续性。项目涵盖了海洋酸化、富营养化、赤潮、缺氧等问题,通过跨部门合作,创建观测网络和数据平台,支持决策制定和海洋空间规划,获得多个学术机构、企业和基金会的支持。
专题报告结束后,陈鹭真教授主持开放式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就蓝碳生态系统计量与核算相关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深化对蓝碳生态系统生地化过程的认知和完善碳汇计量与核算需要多方合作。目前进行的Blue-Care项目以及Coastal-SOS计划均是非常好的国际合作媒介,能够充分发挥各方协作优势,推动蓝碳科学前沿发展,融合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